追“光”逐“绿”,五局速度助力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滁州光伏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纪实
项目实景图
厂房外十几台车辆进进出出运输物料,厂房内生产线十分繁忙,上百台自动化机器人来回搬运产品,一个个“高效太阳能电池片”从这里产出。
这里是二公司承建的滁州光伏产业园二期项目,作为滁州市琅琊区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琅琊区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项目打造年产量达18GW的大型TOPCon电池生产基地,预计将创造近150亿元的年度产值,利税3亿元,提供超过3600个就业岗位。这片占地1000多亩的工业巨擘,正以其宏大的身躯为滁州的新能源行业发展带来无限活力。
争分夺秒上演“速度与激情”
2022年7月1日,在开工仪式的一片庆祝声中,滁州光伏产业园项目正式按下开工启动键,吹响生产集结号,拉开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琅琊实践大幕。
就当大家在摩拳擦掌之际,一系列始料未及的困难随即而来。工期短,从开工到投产实际施工不足6个月;体量大,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资源要素组织多、单体数量多;多工种,多家分包单位、多个工作面同时施工、交叉作业,现场协调管理难度大……重重困难成为了项目建设路上的拦路虎。
滁州是二公司深耕区域发展的桥头堡,也是光伏行业发展的新高地,项目的建设事关公司在滁州区域的市场口碑和疆域开拓。“执行不讲条件,高效不打折扣。”这是项目负责人李安政常讲的一句话。为了打通施工阻力,他打定主意,决定采取“策划先行”的方针,白天跑现场,傍晚则带领管理人员对项目整体建设思路和部署进行重难点分析,研究讨论如何通过合理工序穿插、科技攻关、劳动竞赛等有力手段优化工期。
计划要确保落地执行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时刻督促落实、推进整改。而要用有限的人员推动项目完美履约,就要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李安政积极推行“一岗多责”方针,由他带头执行,每个人都是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鼓励大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为保证现场进度节点,项目还完善了一套系统的例会制度,坚持雷打不动地召开月度投产目标推进会、周计划实施推进会、“一张单子”每天碰头会,施工忙时就在现场开会,通过专题会议对项目推进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复盘分析,打通建设阻力,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施工高峰期,平均每日有1300余名工人奋战在一线,形成了70道工序并行的壮观景象。项目团队越干越勇,劲头十足,凭着这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和“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勇气,各种困难都被一一击破,现场推进势如破竹,最终一期项目提前15天完成竣工验收,历时165天顺利交付;二期项目10天完成车间9.6万㎡地坪浇筑,25天完成8500吨钢结构吊装施工,140天首条生产线调试运行,跑出了工程履约的“速度与激情”,确保了使用单位的顺利投产运营,得到了业主方及使用方的一致认可,项目团队也因此收获了感谢锦旗5面,表扬信3封。
攻克三大建设“拦路虎”
光伏厂房施工工艺复杂,涉及设备众多,对施工技术要求极高。“洁净”“平整”“防渗漏”是项目建设的三大“拦路虎”。
洁净区被俗称为厂房的“心脏区域”,洁净标准达到了10000级-1000级,即要求洁净区域内每立方米微尘不能超过10000颗,相当于医院ICU病房的标准。如此高的洁净要求按照常规的工艺工法施工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这让项目团队一时陷入了难题之中。
为了攻坚技术难题,项目成立了以总工黄奇斌为首的项目科技攻坚小组,大家群策群力、认真研究分析对策,并邀请专家进行施工专项方案论证,最终确定通过特种洁净装饰材料和环氧彩砂自流平地坪,以FFU风管和HEPA循环空气过滤系统,实现超级厂房的洁净要求,能够确保洁净度不低于1000级,同时建立微正压环境避免外部空气污染,确保恒温恒湿建立无尘环境。此项措施也为公司同类项目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除了“洁”的要求,“平”也是光伏电池生产厂房建设的重难点之一。为保证生产状态下纤弱的光伏组件质量,厂房设备需要放在极其平整的地面上,洁净区地面高差要求3米范围内不能超过2毫米。如何控制混凝土平整度,保证地坪质量呢?这个问题也曾一度让黄奇斌犯难。
为达到建造精度要求,黄奇斌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与技术团队多轮研讨、进行建模预演,与设计单位多番交流、沟通建造工艺,终于得出可行方案,最终创新采用“五步测量法”,通过仪器校验——悬挂钢尺确定厂房高——高度复测——人工整平——磨光机打磨五个步骤,严格控制洁净厂房平整度,确保任意3米范围内混凝土高差小于2毫米,最终保证了生产状态下纤薄光伏组件不受轻微震动影响。
“防渗漏”也是项目建设的一大难题,渗漏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对厂房的生产和运营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为此,在技术方案上,项目团队编制了厂房金属屋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并编制专门的施工进度计划,严格把控屋面施工进度;同时在工艺工法上,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元宝头”封堵技术,自主发明“新型夹具”,系统性地解决了金属屋面屋脊处渗漏水问题,厂房金属屋面渗漏水验收一次合格率提高至95.3%,达到设定目标。
此外,“金属屋面替代传统混凝土屋面”“叠合板钢筋混凝土现浇技术”“成品金属防爆墙技术”“装配式防火墙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技术被应用到了实际施工中,不断夯实项目质量。截至目前,项目团队累计斩获省级QC小组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质量信得过班组成果一等奖1项;受理实用新型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表期刊论文9篇;注册软件2项;获评局级工法1项。
党建引领“两场互动”
“项目肩负着树立品牌、开拓市场的重任,一定要联动各方,走到群众中间去,打好‘群众基础’,不断擦亮品牌美誉度!”抱着这样的信念,项目党支部统筹大局,创新打造“五心+五型”特色党建,将党建工作有机融入施工生产工作,以青年志愿服务为抓手,多角度、全方位地融入属地建设,助力属地高质量发展。
“大伙们,刚接到通知,琅琊区团委要在如意湖广场打造安徽省首个‘党团队一体化教育先锋广场’。作为共建单位,我们可以发挥施工企业优势参与到广场建设中来,这是一次难得的施展我们才能的机会!”项目协调经理庞小林兴奋地说道。庞小林是个大嗓门,平时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干净利索。说干就干,项目部最终同属地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参与投资建设了“先锋广场”的立牌及宣传文化长廊,为滁州市在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阵地建设方面做出五局贡献,积极融入属地建设。
此外,项目还多次与属地市、区团委合作共建,开展“助农采茶”文明实践活动、消防趣味活动、党团史知识竞赛活动等,形成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共建新格局,不断推进项目青年工作走深走实,项目获评安徽省住建系统“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滁州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滁州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局2023年度“模范职工小家”、公司2023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光伏电池片技术快速迭代,使用单位非常重视投产节点的达成。针对项目工期极为紧张的情况,项目党支部坚持履约为基,深植“两场互动”理念,将红色力量转化为攻坚力量,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促进优质履约。李安政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攻坚·先锋”行动,成立“党员履约攻坚小组”,充分发挥项目一线青年党员“尖兵”作用,激励员工争当攻坚行动的担当者。吹响劳动竞赛“冲锋号”,明确施工的关键时间节点,在党员责任区内评比履约先锋,全面加快工程进度。成立“党员安全隐患排查小组”,激励党员争当项目高效建设的护航者。同时通过举办“质量月”钢结构焊接技能比武大赛活动,有效提升工人焊接技能,增强全员高质量发展意识。
在项目的齐心协力下,团队成功化解了严寒酷暑、梅雨季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工期紧张难题,优质履约赢得了业主单位及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可,助力公司成功中标滁州永阳安置房项目,实现现场市场“双循环”。
从一片荒芜蝶变成蓬勃发展的产业园区,滁州光伏产业园二期项目团队苦斗三伏、鏖战隆冬,淋漓尽致地书写着五局建造的“速度与激情”。(安徽公司宣传团青管理 史跃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