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匠心交汇 地铁筑梦未来
无锡地铁5号线项目打造“古今对话”研学课堂
讲解互动
当泰伯“疏河通运”的治水智慧与盾构机“土压平衡”的现代科技相遇,一场跨越三千年的文明对话在无锡地铁5号线项目现场生动上演。近日,无锡地铁5号线项目联动梅村街道妇联邀请24名梅里少年走进新华路站建设一线,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今匠心探索之旅”。
项目展厅内,吴地先民“依水筑城”的古地图与地铁5号线绕避古河道的线路图巧妙呼应。“这一处设计拐点,不仅是对地下文物遗址的保护,也是对泰伯‘道法自然’智慧的当代传承。”讲解员许蒙恩的解说,让少年们从蜿蜒的线路中读出了古今相通的生态哲思。
“看盾构机刀盘的锯齿排列,是不是像吴地剪纸‘千刻不落’的精妙纹样?”项目安全主管刘源通过生动的比喻将冷硬的机械与传统工艺之美娓娓道来。在互动环节中,少年们用积木搭建的“微缩新华路站”,再现了建设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八岁的古毅琬举着自己的作品说:“原来建地铁和爷爷修老家具一样,都要‘毫厘不差’。”
从泰伯“筑城以卫君”的开拓精神到五局“信·和”文化的生动践行,这场活动以匠心为纽带,串联起文明传承的脉络,在少年心中埋下知古鉴今、守正创新的种子。正如地下无声掘进的盾构机,文明传承的力量始终在静默前行中磅礴生长,穿透三千年时光,将古老智慧铸入城市跳动的未来脉搏。(作者:潘浩;审核:秦亚梅)